今天去蹭了一下“深度中国”这个公选课(也是个公开课)。这节课讲的主题是“生态中国”,感受颇深,记录一下。

先来复述一下老师讲到的内容,然后再附上自己的一些感受。

1.我们总是倾向于将现实环境赋予一些人为的色彩,比如想象中的“诗和远方”、“田园诗歌”,还有相反倾向的“反乌托邦”、“钢铁森林”等等。老师说过一个专有名词,但是听英文没听懂是哪个单词,翻译过来是“附魅”。
农业文明里我们对其“附魅”,工业文明“祛魅”,现在的生态文明希望做到“返魅”。此乃整个课堂的主脉络。

2.此问题是以一个故事为引子。
老师一个学生说她以前不信算命,后来信了。因为她半年前觉得自己和先生不可能离婚,但是一个算命的告诉她她和先生不可能白头偕老,果然半年后就离婚了,所以她觉得真灵。老师反问其,是否可能是在算命的心理暗示之下才导致离婚的呢。
此引子意在讲述心理暗示让人的行为产生相应的偏差,从而造成结果往偏差的方向发展。
本身的论点并不新奇,我记得以前还在哪里看过,心理学上好像还有一个专门的效应。但是老师指出,现今工业破坏的一些现象可能是由于我们一直妖魔化工业文明,造成的行为偏差,验证了自己的心理偏见。
这的确是一个新的视角。刚听到这里时我是有点不以为然的,因为我觉得这个类推并不成立,工业文明对环境的破坏是由于人类自己对于其反面宣传造成的?太唯心主义了吧。不过听完了老师的论证后,觉得还是有些道理的。
首先,一个根本的偏见在于,所有人都认为“生态”和“工业”是冲突的。这就像国内所有人都认为“各大app明目张胆地删评控评,禁止一切对tg有负面影响的言论”的行为是正常的一样,很多乍一想理所当然的事其实并无道理。工业无需与生态冲突。瑞士等国家可以很好地实现双方的平衡。或许媒体对于工业化的妖魔化让大众认为工业破坏生态是理所当然的,从而降低了破坏生态的成本。这是我对其的理解。

3.前面两句就回到了第二点上了,有一点心理影响现实的意思。
最后一句,老师作出的论据是,在农业时代、甚至更早的恐龙时期等等,生态灾难总是存在的。并不是说没了工业,生态灾难就不存在了,而是有了工业后,人类开始拥有生态意识,才发现生态问题,才想当然地将生态问题的成因完全归结于工业。
这一点上我是不同意的。因为人类存在之前之前的那些生态灾难,比如陨石、冰河世纪等等,都是由于地球运行的周期导致,无论人类是否存在,都不会影响到那些生态灾难的到来。这是一个独立于人类体系外的object,不应作为论据。
至于人类存在后的,但是不属于工业文明影响的。比如人类文明对于黄河的污染和耕地导致的水土流失等等,虽然这也是生态问题而且不是工业导致的,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工业本身没有带来问题。
就好比,在时期1,造成了A问题;在时期2,新造成了B问题(但实际上仍包括之前的A)。这时候有人跳出来说,时期2里的B问题并不是它带来的,因为时期1里也有问题。但是实际上时期1的问题是A,跟时期2并无关。
一个点翻来覆去居然说了这么久,看来我还是得多学习精炼自己的语言了。

4.关于文明,老师的例子有两个。
一个,在过去,农村文明里。我知道乱伦是有害于家族的后代的,所以我们不乱伦。
在现在,都市里。我知道抽烟对其他人有危害,所以我不在电梯里抽烟(我总是觉得这两个例子相差有点悬殊哈哈)。
然后说出的现象是,现在的文明是很缺失的。他住在华科附近的一个公寓内,上下都是华科的教授,但是电梯里常有吸烟者,可见文明有无跟教育甚至没有必然关系。
我们要培养工业时代的文明,我们知道这个破坏环境,所以我们不去做。
(我个人对此看法有所保留。第一,我不赞同老师对于文明的阐述–可能他是为了便于讲解刻意简化了吧;第二,工业污染的制止光靠老师所讲的“文明”是不大可行的,我认为现实实施还是得从利益的变化出发,“文明”的力量,有,但是有限。)

5.这一点我发现第二点已经阐述过了。

6.生态国家指政府、法制方面对于生态的措施。
生态社会就比较类似于前面说的“文明”,一个风气,一个共识。
生态公民则是指各个人民自己动员起来保护生态。比如像老师本身坚持20年不开燃油车。

以上是对这节课主干内容的一些总结。后面还提到一些东西。
比如农业文明里,美的意象来源于“山水,自然,和谐”,讲究一个“气韵(这个词真好)”,工业文明里,美来自“电影,音乐,图片”,讲究“悲剧、喜剧、美、丑”。那么生态中国就是要把这些结合起来。今天看文章新学一个词叫blender,a blender of country and industry。
农业文明是一个熟人社会,工业文明是陌生人社会。生态中国可以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用陌生人社会的手段,选择进入自己熟人社会的人。一个有趣的例子就是,我们身边可能有一个谢广坤,我们很讨厌他,那就直接拉黑嘛。
还提到王澍的一些建筑美学。他做了一个图书馆,但是很普通。其实以他的能力做一个标新立异的建筑是很轻松的,但是关键在于其中式美学。中式美学讲究一个气韵,一个和谐。在这个美学框架里,建筑的“气”是绝对不能超过风水的,否则就是与自然不和谐;其二,周围的建筑都是很普通的,所以王澍也用白砖蓝墙做出简约低调的质朴气息。颇值得玩味的一点是,王澍还在图书馆那里造了一个湖。那里可以看见山,但是没有水,他便自己造了一个湖,这也可以看作是图书馆建造的一部分。我并没有听说过王澍,所以刚听到这个时还有点怀疑他是故弄玄虚,但是搜了一下发现他是目前唯一一个拿过普利策的华人,的确是真材实料的天才。他的经历很有意思,据说答辩时妄言“中国只有一个半的现代建筑师,他导师算半个”。毕业后也不急着工作,就带着妻子游玩苏州园林以及各地建筑名迹,游船读书,颇有名士风范(在我看来)。那生活费怎么办?老师的解释是业内的人都知道他很牛,所以遇到一些问题就来找他讨教,他解决一个问题就能挣够许久的生活费。到这里我觉得这个人已经不是名士了,联系他的成就和经历,简直可以算是谪仙。当然也有因为我对他并不了解,只是听老师的只言片语加上脑补,有“附魅”的嫌疑。回头对于他那个拿了普利策的作品,一定要去好好看一下。建筑学家的思想和哲学,都包含在建筑之中,东方建筑的特殊美感,到底如何得到体现。

总说现在的年轻人缺乏诗性,我以前一向是不以为然的,现今一想的确是如此。很多话,你可能听过很多遍,但是只有到某一个时刻,才真正懂他的意思。
老师曾经也是个学霸,自诩出了中科大之外其他学校都是随便上的。但是老师毕业后去酒吧驻唱了12年;20年前受梁从诫之感染,宣起一个百余人的环保组织,于众人面前立誓不再开燃油车,此后20余年一直都是骑电动车,甚至因此膝盖、背部落下许多毛病。他也是个理科生,貌似是学的物理,但是善哲学,文艺,五十余岁仍活得畅意。
对比现在年轻人的轨迹,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也就是现在,我才真正意识到我们这一代的独特性。不要认为以前的人也是这么过来的,无伤大雅;实际上我们这一代的环境乃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无任何参照物可比,很多行为实际上并不存在合理性。
不止一个老师说过我们缺乏人文熏陶,一直不以为然,实际上细细一想,愈想愈有收获。个中细节,由于太晚了,而且也不好用语言描述,作罢。

深度中国——课后随感相关推荐

  1. 吴恩达深度学习课后编程作业IndexError: only integers, slices (`:`), ellipsis (`...`), numpy.newaxis (`None`) and i

    吴恩达深度学习课后编程作业出现的错误 IndexError: only integers, slices (" : "), ellipsis ("-"), nu ...

  2. 吴恩达深度学习课后编程题讲解(python)

    小博极其喜欢这位人工智能领域大牛,非常膜拜,早在他出机器学习的课程的时候,就对机器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近他又推出深度学习的课程,实在是又大火了一把,小博怎能不关注呢,我也跟随着吴恩达老师慢慢敲开深 ...

  3. Andrew Ng 深度学习课后测试记录-01-week2-答案

    代码标注及运行.调试结果 tips:深度学习中的很多错误软件来自矩阵/向量的维度不匹配,要注意检查 1.准备工作 import numpy as np '''python用于科学计算的基础包'''im ...

  4.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课后习题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邱锡鹏>习题解答 https://github.com/nndl/solutions 面试锦囊之LR 面试篇--线性回归怎么问? 面试篇--SVM怎么问 面试篇--决 ...

  5. 吴恩达深度学习课后作业course2第三周 超参数调试、Batch正则化和程序框架

    版本说明 tensorflow 1.8.0 python 3.6.2 conda 3.10.5 h5py 2.10.0 keras 2.1.6 numpy 1.19.3    !!!1.19.4可能会 ...

  6. 李沐——动手学深度学习课后作业

    文章目录 二.预备知识 2.2 数据预处理 2.3 线性代数 2.4 微积分 2.5 自动微分 二.预备知识 2.2 数据预处理 创建包含更多行和列的原始数据集. 删除缺失值最多的列. 将预处理后的数 ...

  7. 李沐——动手学深度学习课后练习calculus

    1.6  练习 绘制函数

  8. 深入理解吴恩达老师深度学习课程(01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 第二周)

    深入理解吴恩达深度学习(01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 第二周) 1引言 2.1 二分类(Binary Classification) 2.1.1 符号定义(视频给出的) 2.2 逻辑回归(Logistic ...

  9. 1196: 数星星(二)(结构体专题)_福利:最新导数6大专题!高分段提分有困扰?听北大状元漫谈提分...

    这是一篇适合数学120分以上的高中生深度研读的随感.文末有福利! 振宇老师从教的十几年中,遇到高分段学生最大的困扰便是:130分以上每提一分便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究其原因,便是思维不够严谨全面,无法拿 ...

最新文章

  1. 海康威视智能机器人泊车_干货|海康威视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含技术指导手册+施工图)...
  2. OS / 进程中某个线程崩溃,是否会对其他线程造成影响?
  3. Cannot open include file: jni.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解决方法
  4. NET问答: 如果动态构建 Query 查询 EntityFramework
  5. 前端学习(2041)vue之电商管理系统电商系统之只是在发布阶段生效
  6. 回调函数这个是什么鬼?
  7. linux的yum命令无法使用在哪里下载_Linux 知识分享:为Linux的cp和mv命令添加进度条...
  8. 综合实例_为啥要做“三维管线综合”?看个实例就明白
  9. python做一个http接口测试框架
  10. NumPy库---Axis理解
  11. 春晚红包:史上最难开卷考试,快手交卷了
  12. C++ 使用技巧(持续更新)
  13. python的seek用法
  14. 命令与征服4 You might have build the wrong LOD level 错误
  15. 2022-09-29 C++并发编程(二十八)
  16. 【机器学习实战笔记】Logistic回归
  17. 有哪些好的编程习惯从一开始就值得坚持?
  18. 马哥教育N63期-第一周作业
  19. Ericsson open-sources OpenWebRTC and Bowser for iOS; Intel releases IoT developer kit
  20. window7(64bit)环境下安装基于TensorFlow后端的Keras 教程(CPU版)

热门文章

  1. 设置中转,解决昆仑通态工控软件电脑版无驱动的问题
  2. Python-OpenCV图像处理(四):修改相机参数并保存高分辨率图片
  3. 什么是低代码开发,为何大企业都选择低代码来做数字化?
  4. 基于混沌映射的自适应樽海鞘群算法
  5. linux远程打印,SUSE 远程打印
  6. javaweb网上订餐系统
  7. Java解压文件Zip,War,Tar,TarGz格式
  8. 计算机学研究生课程,厦门大学计算机学系研究生课程.doc
  9. android 网易云音乐上滑动画,Android_Activity切换动画OverridePendingTransition(Cover 网易云音乐动画)...
  10. 解决μvision ide已停止工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