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声明,图是我们老师的PPT上截下来的,有水印,但是完全雨我无瓜

为什么需要高K材料?

在芯片的发展过程中,作为氧化层的SIO2的厚度一降再降,这使得mos管的漏电流现象十分严重。为了防止漏电流的产生,就需要增加栅介质层的厚度。但是,由电容的计算公式我们会发现,如果将SiO2的厚度增加(那不是开历史的倒车么),介电常数不变,会使得栅氧化层的等效电容降低,如此一来,在同样的栅极电压下,形成的反型层的厚度必然要降低,这肯定是不利于导通的。

那我们要怎么防止漏电流,同时也不让栅氧化层的电容降低呢?

前者要求我们增加栅氧化层的物理厚度,所以我们只能选择介电常数更高的氧化介质。

本来我在想,既然你因为二氧化硅介质层的厚度降低产生明显漏电流了,这下又为了防止漏电流去增加厚度,甚至还更换了一种材料。我不是很理解这种迷惑行为,你一开始不要做那么薄不就可以了吗?(不过在上面这张图中,高K截止的mos管的栅极通过压缩栅极电极的低电阻层的方式保证了栅极的高度不变)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一开始在设计二氧化硅介质层的厚度的时候,因为二氧化硅的低K,就需要将二氧化硅的厚度给设计的薄一点,以满足反型层厚度的需求,这时候便已经有些许的漏电流效应了,只是在升级工艺的过程中,需要更薄的氧化介质层,才进一步压榨二氧化硅的厚度,导致了更强的漏电流。

emmm,我觉得采用一种新的材料,并不是仅仅因为一个原因的。还有一个原因要换掉二氧化硅。

就是P型mos管的二氧化硅介质层的硼穿透效应

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同时解决两个问题岂不美哉?

如果说更换高K介质能降低漏电流但是带来氧化层厚度增加的总体效果不是那么完美,那么,如果还能再以多晶硅和高K介质不兼容的理由,更换成金属栅极,其防止B穿透的附加效果就教这一次革新的进步无懈可击。

多晶硅耗尽效应

金属栅极又带来了一个好处,就是抑制多晶硅的耗尽效应。

先说一说耗尽效应的副作用,如上图所说,会增大栅介质的有效厚度,那又怎样?

还记得更换高K介质的原因吗?栅介质厚度的增加会导致产生出一部分的耗尽层电容与栅氧化层电容串联,降低总电容,还是不利于反型层的形成与消失,也就是mos管的反应速度,所以应当避免。

那么为什么更换成金属栅就好了呢?

一方面是因为可以从根源上移除硼穿透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抑制多晶硅的耗尽效应,这与两种材料在导电方面的原理的不同有关。

这是硼掺杂的硅的导电原理,在掺杂了硼之后,硼原子化为不可移动的硼正离子和三个电子,三个电子和周围的硅原子成键后会有一个硅原子的电子无法成键,便余下来一个空穴(载流子),导电便是靠了这空穴的移动,但是其中并没有负电荷可移动。

回到上上张图。

我们可以看到栅电极在加正电压后,电极和多晶硅的界面并没有负电荷的出现,仅仅是多晶硅和栅介质之间有因外电场产生的感应电荷,由于没有负电荷,所以抵抗外电场的力就仅由感应出的空穴们来出了,从而达到平衡。

那有人就会问了:“难道这些平衡外电场的空穴就是多晶硅内部全部可以活动的电荷了吗?”

那必然不会完全耗尽,但也差不多丧失了导电性了,因为我们在网上可以看到,有许多人提出过增加多晶硅的掺杂浓度,多来一些空穴,防止空穴全部应征而只有不会移动的硼正离子守寡,让这个多晶硅没有导电性。然而,多晶硅的掺杂差不多已经到达极限了,依然还是存在着耗尽层的问题,所以,就必须出现一种新的材料来代替多晶硅。

多晶硅的失宠,不是她个人能力的不足,而是她在原则性上的错误(不合适)。

我们需要一种导体,而不是半导体,为了在栅介质边缘感应出正电荷的时候,栅电极边缘也有负电荷的陪伴,更直观地说,你用金属至少不会有很明显的电容了,这样和栅氧化层的等效电容串联起来也不会有很大的影响(相当于是栅介质有效厚度不会怎么增加)。金属栅极的话,反应大抵会快一点吧?(这里我也说不清了,实际上我也不太清楚)。

=================================追更====================================

Q:增大栅介质氧化层厚度,减小栅极厚度不会有什么影响吗?

大抵不会。一方面增厚应该不会太厚,仅仅是增厚到防止漏电流和器件厚度性价比最高的程度;另一方面,静电平衡,比较厚的栅极,内部的平均电场强度应当小于较薄的栅极,因此即便比较厚的栅极内部载流子很多,但为了达到静电平衡所在底部感应的载流子可能要少一点;而较薄的栅极虽然内部载流子总数要比厚栅极要少,但人家平均电场要大一点,所以感应的载流子较多,这可能会弥补栅极厚度降低带来的影响(仅仅是猜测)。

总之,这一套金属栅和高K介质的更换,无疑解决了漏电流过大、硼穿透效应破坏器件、多晶硅耗尽效应的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PS:本人发此文时刚开始学习半导体相关课程,此前仅有数电模电基础,必然多有错误,恳请指出,切忌无脑全信!!!

关于MOS管栅极和栅介质(氧化物)的材料选择相关推荐

  1. MOS管栅极充电电荷与漏极电压之间的关系

    01 栅极电荷 一.背景介绍   昨天测量两款MOS管栅极漏极之间的电容, 测量得到的电容值比起手册中给定的数值大了两倍. 这实际上与测量条件有关系. 测量的过程中没有将MOS管置于工作偏置状态下,而 ...

  2. MOS管栅极串联电阻作用

    1.如果没有栅极电阻,或者电阻阻值太小 MOS导通速度过快,高压情况下容易击穿周围的器件. 2.栅极电阻阻值过大 MOS管导通时,Rds会从无穷大将至Rds(on)(一般0.1欧姆级或者更低).栅极电 ...

  3. MOS管栅极反并联二极管的作用

      经常会看到MOS驱动电路中栅极电阻会反并联一个二极管.关于这个二极管的左右,提出个人见解,不一定正确:   MOS使用在半桥电路中的情况特别多,而半桥电路要求上下管具有死区时间,可能由于之前电子技 ...

  4. 电机驱动芯片,mos管栅极驱动芯片国产替代方案

    最近了解到一家新公司,中微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注意,不是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这是2家毫无交集却都是属于半导体行业的公司. 以前我们用峰岹的栅极驱动芯片,3个mos驱动合1,很方便,去掉了TI的 ...

  5. LC串联谐振的意义-MOS管栅极G串联电阻

    B站对应视频: LC串联谐振的意义-LC滤波器-MOS管G极串联电阻作用 我一直有一个感觉:咱们硬件工程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亦或是各种各样的现象,总会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解释,一句话或者是几句话,我 ...

  6. 钴基双金属氧化物储能材料的高效制备和电化学应用

    一.引言 钴金属氧化物作为一类典型的储能材料,既可以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又可以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因而备受关注 .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但充放电体积变化较大.材料导 ...

  7. 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材料折射率变化—物理光学记录

  8. 半导体晶体管(BJT/PMOS/NMOS/CMOS)工艺制程技术发展简史

    半导体制程发展的动力是摩尔定律,一切都是为了做出更小尺寸且性能稳定的晶体管. 目前芯片生产中逻辑电路中使用的晶体管主要是CMOS,那BJT.PMOS.NMOS.COMS之间到底什么关系?为什么最终CO ...

  9. HFSS 微带线验证和仿真

    ①这里我们先用SI9000算下参数,模型选最简单的Microstrip,如下,H1=0.09mm,ER1=4.2.W1=0.15mm,T1 = 0.035mm(1OZ),没有涂布旅游,那么阻抗为51. ...

最新文章

  1. Attention is not all you need
  2. Gradle的安装和在idea的配置
  3. centos安装与配置dhcp服务
  4. java 抢单功能设计_java毕业设计_springboot框架的抢单兼职
  5. 线性规划之单纯形法(1)
  6. win10+mysql8.0安装
  7. open() api
  8. baacloud苹果_Baacloud手机客户端下载
  9. linux opendir路径_linux opendir readdir closedir函数
  10. java设计文件查重,【java】查重类的实现
  11. 测试睡眠质量软件,测睡眠质量的app排行榜:推荐10款有趣又有效的睡眠APP
  12. 美国篮球巨星科比坠机去世 年仅41岁
  13. Linux服务器重启导致数据丢失问题解决
  14. 天猫年货节助手、京东年货节助手,自动完成任务领取奖励,解放双手
  15. python string类型的英文句子逆序输出
  16. windows10罪过_七大罪过与如何避免
  17. ZYNQ 7000 AMP模式双裸核运行 双方共享内存交互
  18. 五子连珠游戏使用手册
  19. 用Tab键的程序员为什么瞧不起用Space键的?
  20. 如何将 SQL SERVER 彻底卸载干净

热门文章

  1. HTML+CSS+JS实现 ❤️ 科技感的数字时钟特效❤️
  2. MATLAB函数——lowpass
  3. Redis 入门教程(一)
  4. 纯css画梯形,纯CSS3实现的梯形立方体
  5. 头文件和库函数的区别
  6. 使用 KubeKey 快速安装 Kubernetes 集群
  7. PAT 1130 Infix Expression——什么才是DFS?由“柳神遍历”写法引发的思考
  8. R语言h2o深度学习分类
  9. [转]绝对地址和相对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采用绝对地址?
  10. Vue2中样式详解(scop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