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大家好,我是智能仓储物流技术研习社的社长,你的老朋友,老K。

知识星球 * 原创电子书 * 深海社区 * 微信群

下一话  制造业的未来走向与仓储物流系统的未来走向

本文的提纲目录:

00 引子

01 源起工业制造

02 E村崛起

03 触电后的飞跃

04 开窍了的工业

05 尴尬的制造业

06 制造业的未来走向与仓储物流系统的未来走向

0 引子

工业4.0,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工业云平台,数字经济……相信从事制造业相关的朋友们一定对这些词不陌生。

而如下图类似的智能制造的整体结构图,相信大家一定在各种各样的PPT、会议、书中经常能够看到。

而在这么多铺天盖地的概念和名词中,对于长期关注智能仓储物流的老K来讲,“智能物流”的字眼也屡屡随着各种智能制造讲座频繁亮相,时刻轰炸着老K的眼球。

各种专家、学者动辄巴拉巴拉的讲一大堆前沿的概念,其实很多专家学者其实也未必搞明白了这些名词和背后的故事。

智能仓储物流自动化的从业者们这几年也一定听说过同行公司做过什么什么智能工厂,其中什么什么项目被评为智能制造示范项目。而很多人一定也很纳闷,几十年前就有的堆垛机立体库、输送机、AGV等等组成的集成项目,怎么突然变成了智能制造项目了。是自己落伍了?还是友商们的物流设备一夜之间智能化升级了?

我们都知道,智能物流是智能制造的一部分,为了弄清楚智能物流在智能制造(工业4.0)中的位置和实际作用,我们有必要从头去了解“智能制造”的内容。

我们一定需要弄清楚智能制造的脉络和底层逻辑,从而更好的回归到“智能物流”的底层逻辑,进而挖掘出智能制造下的“智能物流”究竟该不该做?做什么?怎么做?做了能带来什么?

比如我们常常听说未来的智能制造可以做到商品“定制化”,定制化的商品意味着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自身属性会发生变化(重量、外形尺寸、包装形式),同时也意味着物料的搬运效率也会发生变化……而这些特征,究竟是大家的意淫,还是真的以后制造业要变成这样。如果真的变成这样,那对于传统的的各种厂内物流自动化系统来说是无法满足的。

那这就需要我们搞清楚,这种可以定制化的智能制造究竟会不会发生?为什么会发生?那对应的智能物流系统该如何应付这个特征?需要哪些技术来应付……

为了能对智能制造的发展有所预测,首先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过往的制造工业发展过程。

01 缘起工业制造

我们经常会听到某某国家是个工业强国,制造业强国。与工业一样,经常会被人们提起来的还有农业和服务业,那为什么没人说农业强国,服务业强国?难道农业和服务业不重要?

说到这里,其实就要提到社会的产业问题。

一个稳定的社会,正是由农业、工业、服务业这三大产业支撑的。三大产业都发展好了,这个社会才能发展好,这个社会的人民才能过的幸福,这个社会才能强大稳定。

在我国,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农、林、牧、渔各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包括采掘、制造、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各业;第三产业分流通和服务两部分。

人类本质是动物,吃饱饭是毋庸置疑的第一位的生存要素,因此第一产业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现代人类与动物不同之处在于人类有社会性。越高级的文明社会,服务性的第三产业占的比重越高。比如现代有了更高级的服务比如: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快递、仓储、保险等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与普通动物的差距越拉越大,也使我们人类越来越高级。

而作为第二产业的工业,尤其是其中的制造业的发展,可以极大的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比如,制造业生产出来的各种农业工具,使人类粮食种植实现了规模化,从耕种到收成的整个过程,都可以用机械工具完成。

使用制造业生产的工具,不仅是产量有了翻番的增加,而且效率上也有了原始种植无可比拟的收成速度。

另外更加多样化的制造工业品,可以使生产的粮食能保存的更久,并且可以做成其他衍生的加工食品,极大丰富了饮食方式和形式。

而我们身边的第三产业诸如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快递等等,若脱离了制造业也无法发展起来。就拿文化娱乐服务来说,在工业不发达的年代,人们的娱乐很少,基本上就是村头抽烟,回家生娃。

而现代社会,人们的文化娱乐来源越来越丰富。比如人手一部手机,老年人各种刷抖音、快手,年轻人各种追剧,看综艺。而这背后其实都离不开制造业的加持。

比如我们每天看的娱乐视频,从拍摄到最后的节目呈现,每个环节无一离得开制造业的支持。

视频的录入需要摄像机,摄像机是工业制造品

视频编辑需要电脑工作站,电脑PC是工业制造品;

视频编辑后要上传到视频网站的服务器上,服务器是工业制造品;

服务器上的视频要通过复杂的网络线路传送给正在看视频的用户,网络链路的各层交换机、网线、光纤路由器等等都是工业制造品;

视频传递到用户手里时用来呈现的各种终端PC,pad,手机等等,也都是工业制造品。

从简单的例子中,可以看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的助攻下,得到了爆发式和变革性的升级。

工业极大的促进了粮食产品,农业有了更多的闲赋人员和闲暇时间,催生出更多样的职业和人文科技探索机会;工业制品也为了服务业提供了更好的工具和介质,使信息传播的更加广泛、深入,使物理上的服务更加快速便捷,服务业的快速提升,也间接提供了制造业更加广阔的应用场景和新科学技术的迭代和深入研究的机会,反向间接赋能工业制造业,使其更加有效的助力第一和第二产业。

而这种持续不断的升级积累到一定程度甚至会使商业模式颠覆,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很明显,三次的工业革命就彻底的改变了世界。

工业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组成社会体系正常运行的三条最结实的支撑,工业和制造业的强大,会直接赋能给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同时使三者进入更加正向的增强赛道。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制造业的强大,意味着三大产业结构稳定,本国社会处于正向发展,综合国力强盛,世界范围内地位高,同时可轻易借助高势能占领价值高地,掌握全方位的话语权。或者换句通俗的话来讲,制造业的强大,意味着这个国家可以有去揍别的国家了。

对于全人类来说,制造业的强大,意味着人类进入更高的文明阶段,为人类更广范更深入的认知探索提供必要的基础。

马克思他老人家告诉我们,生产关系反应的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形态,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其中生产工具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

不难理解,工业中恰恰制造业生产出各种工具,超乎想象的提升了各种劳动场景下的劳动效率和劳动成果。

一台播种机一天干完上百人的活;一辆火车一趟运输5000吨,日行6000公里,相当于1000个人走150天,并需要搬运500趟才能完成;一条来自东北的语音信息只需要在手机上点击发送后,远在广东的对方在几秒内就可收到。而这需要跑死几匹马,100天也不一定能给对方捎到这条口信。

先进的制造业带来的生产力的提升,指数级别的拉开了与采用低级工具生产方式一方的差距,这种差距巨大到落后方难以用百倍努力和百倍时间来弥补,同时由于拥有先进生产力的一方可以高效的生产出各种工业品,由规模化实现产品的低成本生产,可以轻易的海量倾销到采用低生产力的一方,获取巨额财富。

而这一过程对于拥有先进生产力的一方,通过财富可以催生自身向更高级的生产方式迭代升级,形成正向反馈,继续拉大差距,而对于拥有落后生产力的一方,刚好相反,进入反向循环。

因此发展工业和制造业是提升生产力的必选之路,各个国家都想发设发的创造条件为工业制造业加码。

为了捋清楚工业制造的发展脉络,我们先从一个故事讲起。

02 E村崛起

01 端倪

在地图的西北角,有个E村。适逢E村有胆肥的年轻人要出海冒险,年轻人驾船出海认识了不少沿海的新村子。年轻人发现这些沿海的村子都很喜欢他无意间带的纺织品,年轻人发现商机,随后一大批人都来出海贩卖纺织品到别的村子里,发了财。

一时间纺织品供不应求。当时E村里大把的闲赋劳动力,有钱的一些人开始组织一些闲赋劳动力用纺织机来织布。织出来布很快就一售而空,有钱人心里着急,他们迫切需要用更快的速度生产出更多的纺织品,赚取更多的财富。

而完成织布工作,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行,有人研究发现,问题就是出现在纺织机的梭子上。因此一个脑袋聪明的村民发明了新的一种“飞梭”,这样,一个人就能完成织布工作,而且能织比以前更宽的布。

这下好了,飞梭的发明使织布速度变快。它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有钱人的口袋越来越鼓。可是后来发现,纺织是越来越快了,可用来纺织的棉纱跟不上供应了。

此时另外一个聪明的村里人又发明了一种“ZN纺纱机”,这种机器不但快,而且可以同时纺出多跟棉纱。很快这种机器可以就被更多的纺纱作坊大规模使用了。

那些没有使用“ZN纺纱机”的纺纱作坊不但产量低,而且棉纱又卖不出好价钱,很快就被市场淘汰了。此时对于纺纱的需求,市场依然很旺盛。纺纱工坊里希望能有改良的ZN纺纱机可以效率更高,并且能有比人力纺出更结实的纱锭。

这样,又有聪明的村民发明了依靠水力的纺纱机。这种纺纱机效率一下又翻了好几番,使用水力纺纱机的有钱人开始招募更多的工人来到他的纺纱厂,集中操作机器,进行大规模的批量生产。而之前的那种纺纱工坊由于竞争不过这些大型纺纱厂,逐渐被淘汰了。

在有先进纺纱技术的加持下,织布反而有点跟不上纺纱的节奏了,而纺织品的市场需求依旧走俏。因此,又有聪明人参考水力纺纱机的原理,发明了水力织布机。这样从纺纱到织布这一条供应链的主要环节上都实现了机械化。而这条机械化生产的供应链上由于规模化和高效的生产方式,质量稳定同时供应速度快,产量大的同时成本低廉,一下就将之前的手工作坊完全干趴下了。

就这样,在E村,棉纺业这条产业链基本上实现了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而E村生产的产品可以肆无忌惮的到处倾销到其他各村。E村财富陡增。

02 升级

E村使用的各种机械化的生产工具的基本思路是这样的:采用一种可以替代人力的新的动力来驱动一定的机械装置,最后原材料在机械装置事先设定好的挤压、拉伸、扭曲等等固定作用后,形成最终的产品。

其中,替代人的动力最好是持续性的,无需休息的,并且是比人的力度要大。

E村使用的动力主要是取自然界中现成就有的水力和风力。而依靠自然界就和原始社会种植庄稼一样,得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这样,靠天吃饭的动力必定会限制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比如水力驱动就要求工厂建立在有水流的附近,并且河流的流动不足时,工厂就得停产。

而E村外的市场需求仍旧嗷嗷待哺,工厂主自然不能坐以待毙,他们开始寻求新的发明在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希望能有一个不需要借助自然界,且能自由布局自己工厂位置,并可以用简单的方式就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的发明问世。

此时,一个名叫小瓦的聪明人凭借自己的智慧发明了一款能源机:通过燃烧一些燃料,烧沸容器的水从而变成水蒸气,再通过水蒸气作用到一个巧妙的结构上,这个机构就可以持续不断的运动。

人们把小瓦发明的这个机器叫做蒸汽机,而且很快诸如纺织业的工厂将各种生产机械链接到这个蒸汽机上当作动力输出进行生产。

这样,工厂不再像以前一样,可以摆脱厂址的位置限制,工厂主可以将工厂设置在任何他希望在的地方,比如交通方便的、离上下游产业工厂近的,甚至可以直接将工厂开设到E村外的地方。而此时只需要保证有燃料可供燃烧即可。

灵活方便的蒸汽机被运用到各个行业的生产中,而工厂可以设置更大功率的蒸汽机来提供强劲的动力从而保证更大规模的生产。

这种规模化的机械式的生产,已经将传统的手工式的生产抛弃的无影无踪。一个蒸汽机驱动下的纺织工厂工作一天,相当于一个手工作坊工作一年。

而且由于规模化的生产,使纺织品的分摊制作成本极低,产品一经推出,马上销售一空。这样,E村的邻居们F,G,H等等村子,完全无法拒绝来自E村的物美价廉的产品,E村的产品完全在各村横行倾向,这样,E村的口袋越来越鼓,F,G,H等各村的纺织品的手工作坊也被消灭殆尽了。

蒸汽机也实现了物流交通的机械化。人们利用同样的原理,将蒸汽机替换掉了人或者马,功率上有了成千上百倍的提升,不但交通运量上有了提升,而且可以使商品被运输送更远的地方,占领更大的空白市场,距离E村很远的I,J,K等村子也慢慢充斥了大量的由E村生产的工业品。

一年两年三年,10年20年30年……E村将各村远远的拉在了后边。而随着时间的推移,E村由于有了更多的财富,开始发展出更多的新工业工具和衍生的新生产品,这些衍生的新生产品就像天外掉落的美玉,展现在FGH各村内,被他们以高傲的价格抢购,被以此为荣。而FGH各村的自我生产能力确实一片狼藉。

E村的村长有一天感觉要秀一波自己的实力,于是号召各村村长一同举办一次博览会,大家把自己村的生产的好东西拿出来给大伙看看。

在博览会上,E村摆出了各种由蒸汽机驱动生产的布匹,织物,陶瓷器具等等,还有生产这些工业品的各种机器,蒸汽机车……,而其他村子展示的全都是大豆高粱,用手工制作的书包、背心……。其他村子看到E村的东西,羡慕不已,纷纷要和E村村长签订合约,我要布匹300卷,我要陶瓷600罐……E村村长心里乐开了花。

自此,E村在各村里马首是瞻,呼风唤雨,俨然是一副老大的面孔。而支撑这面孔的背后是轰隆不断的机器的叫嚣,是不断推成出新的新装置的诞生,是生产方式的急速的迭代升级演化,是排山倒海式的工业品的倾销,是贪婪狂笑的财富暴增。

E村逐步的将自己的势力范围侵占到各个邻村,从邻村通过先进的工具开采丰富的资源,将在E村的工厂复制到各村后就地开始大规模生成,反过来在倾销给各村……E村走向了巅峰。

这时世界上到处倒是市场空白,规模化的各种工业生产品毫不费力的占领全球。处处是空白,处处是财富。

03 触电后的飞跃

外边世界待开发的财富太多了,一个小时挣1块黄金,这哪能够!工厂主们要一小时挣他100块黄金才过瘾!

怎么办?除了大规模的原有产品的攻城掠地之外,工厂主们开始想办法能更加高效的生产出产品,恨不得前一秒生产出来,下一秒就以排山倒海的架势把产品倾销到各村。另外,工厂主们也开始生产新的产品出来,复制之前的成功继续收割第二波、第三波的海量财富。

而原有的蒸汽机驱动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提高产能就需要更大功率的动力输出,这就需要将旧蒸汽机改造成更大个头的粗笨机器,同时链接新的粗笨机器的机械结构不光要优化改进。同时由于要提产,新增加的产线也必须要和蒸汽机动力源摆放到一起,产线稍微有调整,就需要很多地方一并大改造。

另外由于想要生产更加多样化,复杂化的产品,蒸汽机驱动的生产方式先天属性就只适合生产单一重复性的简单产品。因此,一种由新技术引发的新的生产方式急需面世,来解决这些潜在的问题。

很幸运,此时又有聪明人站出来了,电力被人们开发并利用起来了。电力的应用一下颠覆掉了之前由蒸汽机组成的产业,之前的工厂主们纷纷开始应用这种新技术来完成工业品的生产。

电力有很多蒸汽机无法比拟的优点。

蒸汽机个头大,转速慢,不适合生产小型精细化的小产品,而且无法做到随时自如的启停。而电力输出接到电动机上后,可以随意的启停,控制速度,力度,能完成各种复杂的产品加工过程。

蒸汽机带动各个生产环节是通过蒸汽管道串联在一起的,这必然会导致工厂布置不灵活,无法灵活扩展现有的生产模式和产线规模。

而电力则完全不同,不但可以将动力源统一到一个位置处(发电厂),而且可以通过架设比蒸汽管道简单的多的电线电路就可以随意将工厂或者车间布置到最需要的地方。

从宏观上的位置灵活布局,到微观上的转速可调;从能力利用效率高,到传输方便灵活上;从能量利用集中规模化,到能源成本低廉上,电力的使用都是全方位的碾压蒸汽机的动力方式。

与其说电力的使用是一种新技术的发明,不如说是一种新的颠覆的制造形式和工具的变化。

电力的大规模使用,催生了更加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同时又衍生出一些列以前用蒸汽机驱动无法发生的复杂的,精细的产品。

与蒸汽机驱动机械动作这种纯物理过程不同的是,电还和化学发生了深度的关联。由于电的极性的存在,被人们用来当作对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工具。有了电,诞生了一系列新型的巨型产业:化工业、冶金业。有了电,铝制品从皇族专用的高贵品转眼变成了人人可用的“贱货”;有了电,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合金,就能制造出更多样的工具和机构;有了电,就可以生产出各种自然界不存在的化工原材料,玻璃纤维、塑料、高分子材料等等,利用这些就能生产出各种丰富多彩的新产品和工具……

最先使用电力的A村在各个村子里一下跳脱出来,大有后来者居上的架势。当然E村也不敢落后,纷纷大规模的采用电力来替换掉之前的蒸汽机的老旧动力方式。其他思想觉悟较高的村子也看到了采用新技术生产得到的好处,也纷纷效仿。

这样,这些积极推广使用电力进而推动新一轮的工业制造洪流的村子有开始了第二波的造富过程。由于电力的推广和使用,这些领先的村子不但生产效率得到了再一次跨越式的提升,而且可以生产出更加丰富、功能复杂的产品。

常规式的产品山呼海啸般的兜售到各个落后的邻村,因为质量稳定,大家全在用。创新的产品以高昂的价格和特有的功能迅速开辟出新的巨额市场,因为没得选,只能用。

先进的村子疯狂的吸金,造富神话一个接着一个。这些村子的社会结构和发生了变化:工厂生产的产品销量不愁,务农和小手工业着一看,我也去当工人吧,起码挣钱多。这样,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土地和小作坊,去了大工厂工作,而离开了土地,这些新工人就需要花钱买之前务农时本可以自给自足的粮食、衣物等等,这样,本村又形成了内部的自产自销的商业循环。

A村,E村和J村等,不停的吸纳外村的财富,早就了本村内越来越大,越来越强,越来越丰富的工业生产体系。于此同时,与其他落后的仍旧以农业为主的村子差距越来越大。这种一头特别强,一头特别弱的两级分化愈演愈烈。

先进的村子慢慢变成了大都市,主要以工业生产为主。A村、E村,J村摇身一变,变成了A城,E城,J城。

由于要生产更加复杂的工业产品,因此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最终的产品。而各道工序需要的加工材料或者部件需要从其他专门生产这些东西的工厂购买,由此产生了规模化装配式的生产工厂。比如汽车就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业产品,就由专业的汽车生产商来装配各种部件,并把它们集成到一起。

为了使这种规模化的复杂装配生产过程能更加有序,高效,又有聪明人设计了生产流水线。流水线上的工人被分配到不同的工位上,而每个工位上的工人只做某项特定的装配工作。从流水线的源头开始,每到一个工位,这个工位上的工人开始操作机器对来料进行本环节的加工,加工后的半成品被输送到下一道工序的工位,以此类推,直至被生产组装完成。

这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再一次提升了复杂产品的生产效率。而嗷嗷待哺的空白市场就摆在那里,由流水线生产方式再一次实现了经济的快速腾飞。发达村子里的社会、文化、军事等等间接有了更加深刻的变化。

相比较而言,A城,E城,J城再一次将自己打造到更高的势能位置上,分分钟就可以降维打击仍旧是落后产业方式的其他村子。

无独有偶,交通工具这一领域里最重要的驱动方式内燃机被发明出来了。最早的蒸汽机车虽然能拉很重的负载,但是速度却很慢。蒸汽机同时也体积庞大,笨重,效率低。内燃机的发明,正好解决了蒸汽机的这些问题,因此很快在各种交通工具上都采用了各种内燃机作为动力源。

因此,更加多样的交通工具被发明出来,同时人们也能跑的更快,走的更远,信息传递的更迅速,商业物流也有了极大的提高。这样A城、E城,J城一方面可以加速自己的内部工业生态价值链,使工业生产更快速,更高效;一方面也可以将自己的工业品以更快的速度运输到更远的邻村。

发达的制造业使AEJ像坐了火箭一样,将自己送上了经济腾飞的快速通道,本城进入良性内循环的同时,创造出的海量的工业制品长驱直入的进入落后的村落。落后的村轮在AEJ城看来就是富得流油的待开发的金矿。

AEJ各城竭尽所能的发展自己的工业,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最大化。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既是最好的销售倾销地,同时又是最好的廉价资源采集源头。

A、E、J各城疯狂扩充自己地盘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交集。对不起,利益的争夺就此开始,兵戎相见也在所难免。城与城之间的打架,不再是靠人数多、劲大、棒子粗取胜了,而是靠谁生产出更威风的工业大炮,谁生产出耐操皮实的机动战车,谁生产出能快速传递信息的机器来取胜。

A、E、J交集之地,谁生产出的工业产品质量好,价格低,谁就能占领交集之地的市场。毋庸置疑,制造业的竞争成了发达城市之间的核心竞争了!

04 开窍了的工业

时代的车轮不知疲绝的滚滚向前。世界上的各国也逐渐了解到了工业对于一个社会的重要程度究竟有多大。

人们也逐渐的了解到,各种试错性的创新发明方式已经不再适用。要想发明出更高效的生产工具,必须要依靠成体系的科学技术和一定的方法论。因此各国对于科学技术也越发重视。发达的AEJ各国继续扩大优势,深入更高端的产品开发,而落后的国家也逐步开始从底层简单的加工制造开始探索。

工业化的步伐越迈越大,但是却越来越吃力了。传统的工业产品经过几十年,逐步充斥了市场,而市场上需要的是更加多样化,新颖的新产品。新产品意味着要要集成到更多的零部件到一个产品内,因此对于工业化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生产时要集成,这就意味着一个产品在产生过程中有很多加工的环节。而这么多的加工环节一定会遇到一个问题:怎么能让这些加工环节能高效的匹配在一起,即:各个加工环节能协同生产。

协同生产,一个办法是是靠人的经验来调配各方面的生产资源和各个环节的生产节拍。而工厂生产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工艺越来越复杂,靠人越来越难以解决协同生产的问题。

计算机信息技术来的很是时候。各种各样的电子传感器被布置到了生产的现场,使生产的状态可以被实时的监控检测到;可编程控制器PLC可以将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上来,经过一定的数字逻辑判断,结合要当前要执行的任务给现场的执行机构发出指令。计算机的信息系统根据事先设定好的规则梳理出一套代码化的固定流程,汇总现场的数据的同时,在宏观上也能按照既定程序管理配置生产资源。

这样,通过信息技术将生产过程中的各个要素都串了起来,使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有了一定的“智力”。也可以这样说,之前的蒸汽机和电力的应用,代替了人的体力,实现了大规模的不间断的高效生产;而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则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人的重复性的脑力。

有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软件”也变成了一种生产工具,这是与之前几次的大发展所不同的。通过机械设计软件比如CAD、Pro-E等等就可以轻松在计算机上进行各种机构的设计、修改、发布、标注、模拟等等;通过Excel电子表格可以计算新设备开发的各项成本、每天的生产资源调派安排,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异常事件;通过电路设计软件比如Protel就可以再电脑上设计出来新的电子电路的数字文件,电路生产厂就可以根据数字文件生产出与电子电路上一样的实物电路板来;通过PLC编程软件就可以使现场的设备按照代码规则进行生产,在线改变代码规则,设备生产即可按照新规则来生产……

“虚拟”的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企业的采购、销售、财务、人力资源、仓储物流等环节都可以通过信息软件来统一管理;从现场的机床、机器人、电机、阀门等等设备与机构,都可以被信息软件监控和指挥;从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营销、采购、维修等等环节也都可以被信息软件跟踪和管理。

由信息技术加持下的各种工业生产,再次腾飞,产业再次加速。各种工业生产效率越来越高,且有更多的重复性劳动被由程序控制的机器代替,包括一定的脑力劳动。于此同时,随着生产效率的提升,产品的成本也越来越低。另外,社会化分工越来越明确,产业链条也越来越细,局部协同化也越来越好。

发达的工业强国之间为了争夺和占领工业弱国的市场,采取了一套组合拳来降低生产成本的。

一方面将生产环节本地化,即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和当地廉价的自然资源优势,扩大生产规模和深化本地市场,另外一方面在传统的工业生产领域为了使产业更高效、成本更低,不断的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并部署到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减少人力投入,降低由于信息不畅带来的管理成本,从而使这些传统的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市场优势。

工业强国并不能满足于通过降低成本和规模化成产带来的常规工业生产制造的成功,因为毕竟传统的工业生产制品的生产门槛低,工业弱国通过低成本优势迟早会和工业强国竞争。因此,工业强国必须得进一步开发出更加功能复杂的工业品来创造壁垒才可以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这就促使工业强国持续性的投入新的工业品的研发创造。

比如工业强国研发和生产出结合光学、材料学、电子科学的照相机、录像机;研发出功能强大的可以用在各种工业生产领域的可编程控制器PLC;研发出功能复杂的各种计算机、控制器、服务器;研发出稳定可靠又精确的医疗检测仪器如CT扫描机等等。

于此同时,由于信息价值的体现,并且信息逐步变为可利用的生产工具,工业强国也主持投入并研发和生产出各种设计软件工具、管理软件、商业软件、供应链软件、产品管理软件,生产管理软件等等。

新的硬件工业和软件工业逐步形成了新的市场势能,工业强国再次将这些高级的工业产品销售给势能低的落后国家。而这些新的工业品与之前传统的工业品有了很大的不同,不是简单的瓶瓶罐罐的生产,也不是几个螺丝生产再组装到一起的规模化组装制造。而是落后的工业弱国无法采用廉价劳工堆积和加班加点就能追赶上的,而是靠基础科学的研究、新技术的创新、新工艺的摸索才能弥补上的,而这一差距的弥补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成的。

此时的制造业通过规模化生产的低端制造市场已经逐步失去优势,发达工业国家逐步放弃并转型到更高势能的高价值的工业制造领域,低端制造市场也逐步由生产成本更低的次发达国家取代并占领,有些低端制造业甚至基本没某个次发到的C城逐步占据了。此时的C城所在的势能低,但是覆盖的市场范围大,C城也在积极的寻找更高的势能,突破低端价值的占位。

05 尴尬的制造业

不论是蒸汽机的应用还是电力的普及,再到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三者的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通过规模化的生产,填补随处可见的市场。随着市场越来越饱和,生产者的竞争变为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竞争,更低的成本吸引更多的用户,更高的效率可以快速占据更广泛的市场。

怎么样可以使生产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一个办法就是采用新的先进技术,比如蒸汽机、电力、信息技术的应用。而新技术的开发需要长时间的基础学科研究积累,门槛比较高。

另外一个办法就是采用单一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即可完成低成本、高效的生产。比如自行车生产商,生产一批完全配置一样的自行车:同样的车胎、同样的把手、同样的座位、同样的颜色……

配置一样意味着可以从上游厂家批量采购同样的零部件;配置一样意味着生产工艺只有一套,工位可以完全拆解成固定的组合;配置一样意味着工厂很多环节可以轻松实现标准化,可以采用自动化的设备替代人工成本支出;配置一样意味着厂家在销售时无需容易部署;配置一样方便大规模化的生产……

总之,单一规模化的优点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即省事又省钱,生产快且效率高,工厂当然喜欢。其实,从蒸汽机时代到信息技术时代,生产制造做的一直都是这样的事: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的生产制造。

凡事都有两面性,这样一股脑的生产方式也同时带来了很多问题。

由于单一规模化的生产,确实能极大的降低成本,这样使得各项工业门类里的上下游产业链都一门心思的这样做,最后导致大家出门时大概率“撞衫”,出行时大家都开着同样的车,大家吃饭时用着同样的碗筷,大家睡觉时躺在一摸一样的床上,用着一摸一样的手机……。

在消费端体现的是大家使用的东西同质化严重,无新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会逐渐饱和,需求逐渐蜕化,市场萎缩。

在生产段体现的是产业链条的僵硬,无弹性,生产厂家同质化竞争,形成恶行循环。

为什么?因为上下游厂家都在规模化单一生产,没得选。

以手机为例,我们打开电商平台,大家可能都已经麻木到了甚至都没想

为什么这么多品牌的手机都长的一个样子。当年苹果手机出了一个刘海屏,为什么那么多其他的品牌的手机厂家也跟风似的出一堆刘海屏。很多用户可能会嘲笑这些厂商:“就会跟着苹果做,人家做什么你们就做什么”。其实手机厂商也不傻,他们何尝不想做更好的其他形式的屏幕。

之所以大家都去做做同样的手机,其实就像上边说的,因为手机的各个上游的产业链的标准化单一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决定的。苹果有巨大的市场体量,他开启的刘海屏可以保证上游的触摸屏幕厂商有海量的订单实现规模化的生产,自然各个手机厂家都可以加入采购同样屏幕的行列。

如果某个手机厂商自主设计了一款更小的刘海屏,虽然设计上更完美,用户也更喜欢了,但是上游屏幕生产商由于判断这个手机厂商的影响力低,而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时,那他们是万万不会专门去为一个小产量的产品去动用自己的生产资源的。

同行的问题当然也适用于其他的工业生产行业。大家都要以规模化的生产来降低成产成本来获取市场利润,尤其是低端的技术门槛不高的制造业更为明显。

这样的生产方式还有一个内在的恶性循环是上下游的产业链之间会互相绑架,使整个产业链成为僵硬的铁板一块。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上游厂家A如果开发了新的部件,即使这个部件更优,但是下游厂家B由于要做大规模的单一的产品生产,如果B采用这种新部件,那就需要做一定程度的生产调整和设计调整,这就意味着要占用一定的资源,间接会导致产品的成本上升,对于新产品的未知市场,B是不一定愿意干的,这就会导致上游厂家A可能最开始就不会开发这种新部件。

制造业中的上下游供应链环节及其重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用最低的成本集成好最优的供应商,某中程度上决定了制造企业的生死。但是这样同时也使得上下游企业互相制约,难以创新,更难以产生新的产品、工艺、技术。

现代社会的市场已经不再是遍地是需求,物质匮乏的年代。需求和消费的升级对制造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遍地同质化的激烈节竞争中,唯有差异化或者降低现有生产成本才是两条活路。

而降低现有生产成本、提高效率无疑是更多非技术驱动型制造业企业的首选。而这种规模化生产的产品很难再像以前一样能供不应求,各处倾销,取而代之是产能过程,需求不足。需求不足,没有市场,经过降本提效后的制造工厂像被挤干了最后一滴水一样,虽然经过百般努力,但终究有些企业熬不住同质化的竞争,纷纷离场。

一个新的产品形态比如"能打电话的手套"被研发出来后,打开一片新市场。资本各方开始纷纷组建入局,一个又一个的手套电话公司纷纷成立。前期由于是市场空白,各家都很高兴。市场逐渐饱和,各家开始研究怎么与对手PK,一个办法就是改良手套,另外一个常用办法就是降本增效,看谁熬过谁。这样大家把一个手套电话的新的产品业态又做到了利润被挤干的格局。众多公司离开本行业,各路资本由开始找另外一个新的产品心态并投入,直至再次把它干趴下。

制造业就像被套上了一个魔咒,一个呱呱坠地的新工业产品美好,广受欢迎,市场前景一片大好,但,很快就被众多入局者把这个新形态新产品新行业逼到了只能以比谁规模更大、谁就最后成本最低,谁就最后能存活下来的怪圈。

这个逼迫和各路竞争的过程,耗费了大量的无效资源,同时各路参与方却并未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各路戏称:产业要洗牌了。哀鸿遍野,死伤一片。

而最好存活下来的企业,其实活的也并不舒服,一方面以规模量产低价出售得意以苟延残喘,另外一方面也不得不做所谓的产业升级,转型,创新,让自己早日脱离这种怪圈。

下一话  制造业的未来走向与仓储物流系统的未来走向

知名企业



-智能仓储物流技术研习社-

建立智能物流系统甲方、集成商与周边配套商

共同技术语言,填埋沟通鸿沟
提供高校物流专业教学现实素材

搭建可实际应用、接地气的

智能物流技术交流分享平台

立体库 | AGV | 机器人 | 拣选 | 分拣 | 仿真

| WMS | WCS | 输送 | 包装

|规划| |报告| |趋势| |历史|

制造业| 电商 | 快递 | 鞋服 | 家具 | 商超

| 零售 | 医药 | 冷链 | 第三方

往期推荐

实例!智能制造厂内物流解决方案

PPT:自动化立体库建设选型依据

PPT:智能物流建设方案及典型案例

WMS 之仓内退换货流程设计

某智能工厂系统建设详细方案

自动化立体库安装过程实录

PPT:工业4.0智能工厂与智能物流解决方案

自动化物流系统中转轨堆垛机系统的应用

从业者必读!中国物流技术发展40年

综合智能仓库系统案例详解

PPT学习

PPT:工厂智能化研究报告

PPT:自动化立体仓库技术与应用

PPT:智能制造探索与工业互联网安全实践

PPT!智能工厂总体规划及实施指南

PPT:智能工厂技术架构

ppt:智能工厂技术与应用

PPT:智慧工厂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路径

ppt海尔5G智能工厂解决方案

PPT 智慧工厂跨平台解决方案

PPT 石油石化智能工厂解决方案

昨天的自动化仓储物流系统,为何一转脸就变成了智能化、智慧化?相关推荐

  1. 快鲸智慧楼宇系统:助力商办楼宇快速实现智慧化、数字化运营

    使用传统楼宇管理系统的项目方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招商难,收租难:获客困难,进度无法把控,客户转化难度高.收租工作量大,无法有效预知租户到期.租户扩张等需求,同时人工操作导致账单信息错误率高. 效率低,成 ...

  2. 震撼!行李自动化物流系统

    导语 大家好,我是智能仓储物流技术研习社的社长,你的老朋友,老K. 知识星球 * 原创电子书 * 深海社区 * 微信群 知名企业 物流技术选型神器 -智能仓储物流技术研习社- 建立智能物流系统甲方.集 ...

  3. 020 智能仓储物流系统里的各种“美”

    020 智能仓储物流系统里的各种"美" 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常说生活中不缺美,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IT界的码农们常常会顶礼膜拜某些代码大神,说代码大神当年写的什么什么代码多么的 ...

  4. 029 自动化仓储物流里的人机比例

    2016年发生的大事中有一件让全世界瞩目的大事:围棋人机大战. 2016年3月9日至15日在韩国首尔进行的五番棋比赛,阿尔法围棋以总比分4比1战胜李世石.随后的第二场为2017年5月23日至27日在中 ...

  5. ise仿真添加信号_西门子TIA+PLCSIM+MCD,构建自动化仿真系统

    写在前面(文中超链接仅在微信公众号"智能制造之家"有效) 前面我们介绍了西门子.达索.罗克韦尔等诸多数字化工厂仿真软件: 一文了解西门子.达索.施耐德.罗克韦尔等巨头数字化工厂仿真 ...

  6. mcd opc读取数据 西门子数控nx_西门子TIA+PLCSIM+MCD,构建自动化仿真系统

    写在前面(文中超链接仅在微信公众号"智能制造之家"有效) 前面我们介绍了西门子.达索.罗克韦尔等诸多数字化工厂仿真软件: 一文了解西门子.达索.施耐德.罗克韦尔等巨头数字化工厂仿真 ...

  7. 智能仓储物流系统的魂---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WMS,WCS……

    导语 大家好,我是智能仓储物流技术研习社的社长,老K.之前给大家分享了在工厂或者物流中心内的各个关键业务环节的自动化技术和系统,比如收货,入库,出库,拣选,分拣,打包等. 之前我们更多的是从物理的角度 ...

  8. 014智能仓储物流系统真的“智能”吗?

    014智能仓储物流系统真的"智能"吗? 最近不管到哪里,大家都大谈人工智能技术,畅想着美好的未来.而回到仓储物流行业里,尤其做设备的生产厂家或者是系统集成商,也都时刻提及智能物流和 ...

  9. 超强盘点!16种料箱自动化仓储系统看个够

    导语 大家好,我是智能仓储物流技术研习社的社长,老K.料箱类的自动仓储系统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与各个行业中.今天老K给大家整理一份最各类料箱自动化仓储系统,让大家一起看个够. 1 经典miniload系 ...

最新文章

  1. Java 过一下基础
  2. Python计算训练数据集(测试集)中某个分类变量阴性(阳性)标签样本的不同水平(level)或者分类值的统计个数以及比例
  3. 在Mybatis3开发中与配置相关的7点体会
  4. Java 类的特性1
  5. MyEclipes 2016 CI 6 安装
  6. 家里没什么菜的飞鸽传书
  7. 浅谈 Spring IOC
  8. ORACLE 数据同步时,批量进行新增和更新操作的SQL写法
  9. 【毕业设计】 python小游戏设计 - 走迷宫游戏设计与实现
  10. Linux chmod命令:修改文件或目录的权限
  11. BCH编码——c语言代码
  12. cmpp java代码_cmpp.java 源代码在线查看 - cmpp的开发的短信端口实例 资源下载 虫虫电子下载站...
  13. python小波变换时频分析
  14. 新浪微博java sdk文档_新浪微博开放平台:java SDK介绍及使用说明
  15. repo报错:SyntaxError: invalid syntax
  16. vscode中打开浏览器的快捷键_VSCode设置默认打开的浏览器的方法
  17. Flask+BootStrap+SQLite+ECharts编写的教学问卷调查系统
  18. Servlet的使用(2198)
  19. Rosalind Java|Open Reading Frames
  20. 简单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201906-202006

热门文章

  1. 科技人文丨《故事思维》
  2. 好文推荐 - 公司高速发展是对团队最好的管理
  3. python3怎么切换汉版_python3 中文繁体转换简体,简体转换为繁体,汉字转换拼音...
  4. 苹果手机量体温_用手机可以量体温?反派不能用 iPhone?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5. 【深度学习与tensorflow2.0实战】(网易云课堂)13-GAN
  6. h0283. 圆的周长
  7. valet 安装_什么是Laravel Valet,为什么要大惊小怪?
  8. JAVA微信小程序美食菜谱系统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9. 【工作日推算】JS计算当前时间前N个工作日(去除周末及节假日,文尾附源码下载)
  10. 万物互联,开启智能新时代【附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