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螳螂观察

作者|图霖

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可能形态,元宇宙掀起的热度仍在持续。

近日,由张艺谋等联合创办的VR公司北京当红齐天国际文化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小米关联公司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等为股东,同时公司注册资本增至约7574.61万人民币。

据彭博社估计,全球元宇宙市场规模在3年后将达到8000亿美元,这是2020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的5倍。

可观的市场前景早已吸引了一众巨头争相入局,元宇宙相关概念股也随之迎来“疯涨”。但热度之下,我们或许也需要一些“冷”思考:以交互技术为代表的底层支撑技术,是否已经成熟到足以承接元宇宙的到来?

交互技术与元宇宙,是“被捆绑”更是“双向奔赴”

按照权威市场研究机构IDC给“元宇宙”的定义,“与现实世界平行的,可提供游戏、购物、社交、学习等沉浸体验的开放虚拟世界”。

抛开一长串作为形容词的前缀,我们可以将元宇宙简单理解为“沉浸式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内,用户能开展前述定义提及的各项活动。

虚拟空间听起来很酷,但要真正落地,仍旧离不开硬件载体的支撑。而交互技术中的VR、AR作为元宇宙重要硬件载体,一直被视为“为元宇宙用户提供沉浸式虚拟现实体验的阶梯”。

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秘书长赵国栋在《元宇宙》一书中明确指出,元宇宙有沉浸式体验、自由创造、社交网络、经济系统、文明形态五大特征,而VR设备是保证沉浸式体验、让用户感觉“他人就在我身边”的重要支撑工具。

因而,元宇宙走红以后,最先“沸腾”起来的,除了相关概念股,便是VR/AR行业。

一方面,国内外部分VR/AR相关技术企业开始频繁获得资本青睐。今年1月,爱奇艺VR获数亿元B轮融资。5月,VR技术服务商STEPVR获近亿元融资。7月,瑞典知名VR游戏工作室Resolution Games完成2500万美元C轮融资。

另一方面,对元宇宙感兴趣的互联网巨头也对VR/AR企业“下手”了。字节跳动拟出资超90亿元收购Pico。而腾讯,在新一轮融资估值达到287亿美元的Epic,持股比例达40%。同时,其还以1.5亿美元的高价,参投了上市首日市值突破400亿美元的Roblox。

当然,从另一角度看,VR/AR的提前“探路”,也为元宇宙的落地增加了信心。

据亿欧智库《2021中国VR/AR产业研究报告》,在被称为VR/AR产业元年的2016年以后,整个产业曾迅速迎来低谷期。一直到最近几年,VR/AR产业才开始逐渐克服硬件和内容生态的核心短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2016-2019年全球VR头显设备出货量均不超过400万台,2020年全球VR头显设备出货量大幅上涨,达到670万台,同比增长71.79%,预计2021年全年出货量将超过980万台,到2026年突破4000万台。

可以说,VR/AR产业的逐步成熟,为元宇宙概念的“迅速发酵”奠定了基础。

这其实也是为什么,叫嚣元宇宙是伪概念的不在少数,但仍旧有资本愿意为概念买单。因为我们已经通过VR/AR技术看到了元宇宙的雏形,它并非天方夜谭。

毕竟,作为新冒出来的互联网概念,元宇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显得过于“假大空”。而在此概念之前就已经成长起来的VR/AR等交互技术,恰好冲淡了这一概念的“虚无感”。

至于VR/AR技术,众所周知,其在2016年过后的发展已出现疲态,正缺少“元宇宙”这样的新兴概念,为其接下去的发展再续热度。

因而,在《螳螂观察》看来,元宇宙与交互技术之间,与其说是“互相捆绑”,不如说是“双向奔赴”。

让元宇宙“落地”,交互技术依然任重道远?

VR/AR技术之于元宇宙的重要性,决定了元宇宙从概念到落地,势必离不开交互技术的进化。这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元宇宙从“造梦”到“圆梦”的时间周期。

那么,为什么交互技术在元宇宙的商业化往往被认为“道阻且长”?在《螳螂观察》看来,这本质上是由于该技术目前的发展,难以支撑起元宇宙成型的“野心”。

炒概念是资本的事,技术的实现,最终依然要落脚到行业内的企业身上。从最早的HTC到后来的华为、小米、微软、幻实科技,都是业内目前走得相对靠前的企业,它们所遇到的发展难点,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整个行业面临的困境。

华为和小米,是国内涉足AR较早的大厂。2016年4月,华为发布了支持2K分辨率、95°视场角、0-700度近视可调节的HUAWEI VR,发售价是599元。同年,小米售价199元的VR也正式登场,但其不同于HUAWEI VR,它更像谷歌Cardboard的VR盒子,也就是玩具VR。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VR相关热度“退潮”之后,这两大厂家迈入了不同的发展轨道。

小米选择寻求外部合作。2018年,小米与Oculus合作打造的小米VR一体机发售,售价1499元。这实际也是小米首款面向核心VR消费群体的产品。

华为则坚持独立自研。今年11月,华为正式发布了6DoF游戏套装,为其在2019年发布的HUAWEI VR Glass补齐了6DoF游戏手柄、视觉模组、自定义安全区、PC VR助手等VR产品标配的硬件和功能,算是跟上了市面上主流VR产品的节奏。

微软和小米的路子类似,也契合“外部合作且性价比高”的特征。2016年10月,微软公布了自己的VR头盔。据了解,该头盔定位技术来自HoloLens,制造则交给联想、惠普、宏碁、华硕、戴尔和3Glasses六家OEM厂商,售价299美元,远低于当时700美元左右的Oculus Rift和HTC Vive。

不过,外网玩家反馈,微软VR头盔尽管性价比高,但体验上却远不及更贵的Oculus Rift和HTC Vive。

这某种程度也说明了,VR设备在成本和体验上还很难做到平衡。

昂贵的VR设备体验好,却阻碍了消费群体的扩大;性价比高的VR设备,又因体验糟糕无法让消费者真正领略VR的乐趣。

幻实科技是国内在AR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玩家。不过,不同于前述VR玩家主要发力硬件设备,幻实科技的优势更多在软件应用层面,譬如基于ARKit的Fancy AR尺子、扫产品扫描照片的AR互动、名为《Dead Lands》的AR游戏等等。

不过,尽管在AR技术的专业度上已经有了突破,但其商业化目前主要集中在B端,包括为阿里巴巴、网易、茅台和华为等知名企业提供AR定制服务等,在C端却只出现了少量AR游戏,需求市场相对空白。这也是AR难以在当前满足元宇宙发展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际上,部分业内人士早就指出,不管在B端还是C端,VR/AR发展都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阻碍,就是如何通过一整套设备把五感模拟出来。

以分辨率为例。理论上来说,VR要达到16K的分辨率之后,我们才会感觉到如同在现实世界一样,也就是获得“沉浸式体验”。但当前市面上VR设备的分辨率最高也仅支持4K,从体验上来看,颗粒感较重。可以看到,前述的华为和小米VR设备的分辨率均只支持2K。

即便分辨率提上去了,还有“老生常谈”的体验差的问题需要解决。一位有过VR设备观看电影体验的朋友告诉《螳螂观察》,戴上设备之后的失重感其实相当明显,远没有电影《头号玩家》里看到的那样自如,仅仅是观看电影,他就已经有眩晕感了,更别说像电影里的主角那样,完成各种活动。

也就是说,从概念提出到技术落地再到B端/C端商业化,交互技术面临的考验,不仅难度大,而且周期长。

在《螳螂观察》看来,作为元宇宙的重要入口,VR、AR设备的商业化受阻,会直接影响其普及率,元宇宙的实现也可能沦为“空谈”。

这其实也是为什么,尽管整个VR/AR行业相关软硬件技术在趋于成熟,但资本仍一度对VR/AR相关企业失去“耐心”。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超1.7万家VR相关企业,近8成相关企业成立时间在5年以内。2016年以后VR/AR项目融资能力、金额数逐年下滑,2017年为77起,金额为17亿元;2018年为48起,金额超17亿元;2019年38起,金额15亿元;2020年18起,金额11亿元。

元宇宙的梦很美,但交互技术缓慢的商业化进程,也注定了这场“圆梦”之旅将不太好走。

参考资料:

1.《元宇宙六大支撑技术之交互式虚拟世界》——元宇宙杂烩

2.《元宇宙“芯”入口——VR》——元宇宙见闻

3.《元宇宙互动基石——AR》——元宇宙见闻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欢迎来到财经爱好者聚集地,同好共同交流请添加微信:Tanglangcj

此内容为【螳螂观察】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螳螂观察(微信ID:TanglangFin):

•泛财经新媒体。

•微信十万+曝文《“维密秀”被谁杀死了?》等的创作者;

•重点关注:新商业(含直播、短视频等大文娱)、新营销、新消费(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区块链等领域。

在让元宇宙“圆梦”这条路上,交互技术卡在哪里了?相关推荐

  1. 元宇宙的“42条共识” ,全网阅读量超1000万!

    文末送书5本 " 42 出自科幻圣经<银河系漫游指南> 一台名叫 Deep Thought 的超级电脑 经过750万年计算 得出以下答案 ▼ 生命.宇宙与一切的终极答案是 &qu ...

  2. 元宇宙的“42条共识”

    来源: 量子学派 *以下内容.图片综合自 <图说元宇宙><设计元宇宙>系列 01 元宇宙不是一天建成的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元宇宙也一样. 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可以自己成为&q ...

  3. 元宇宙研讨会-空间设计与交互技术构造的叙事世界

    前言 本月开始我们开启了沉浸式行业教育研究系列的内容,旨在给想要从事沉浸式体验设计相关职业的学生提供选校和职业规划方面的指导与支持.从而唤起教育行业对沉浸式体验设计的关注,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从业者. ...

  4. 元宇宙将如何影响我们的投资、就业和生活方式?

    [导读] 3月10日,Roblox在纽交所上市,成为元宇宙概念第一股,首日股价上涨54%,市值超过400亿美元.近日,Facebook创始人兼CEO扎克伯格表示,要在五年左右的时间里,将Faceboo ...

  5. 元宇宙,会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主场吗?

    导语 | 2022 年元宇宙风靡全网,作为过去一年科技界的"当红扛把子",引多家科技巨头"竞折腰".近日,<福布斯>双周刊网站在报道中指出,2030 ...

  6. “元宇宙”来了,勿忘风险与挑战

    当前,"元宇宙"很火.它所形成的深度虚拟化场景.新在线文化和数字商业模式,绘制出数字网络未来发展的宏大蓝图.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元宇宙"是技术渴望新产品.用 ...

  7. 陈根:元宇宙之路,比芯片更遥远

    ​ 最近元宇宙不但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了各地方政府产业规划的焦点.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支持满足元宇宙要求的技术攻关,并鼓励元宇宙在公共服务.社交 ...

  8. 烧掉300亿美元,小扎和元宇宙说再见!Meta转投AIGC,制定搞钱时间表

      视学算法报道   编辑:Aeneas 好困 [导读]Meta已经成立机构,专门研究生成式AI,并计划今年12月前完成商业化.看到小扎终于不在元宇宙上一条路走到黑,Meta的投资人们总算要松一口气了 ...

  9. 元宇宙遇到中国年,Wearable Dao“中国红”主题VOX作品征集

    当传统文化遇到元宇宙会发生什么?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即将来临,为何不在元宇宙中过一次中国新年呢? 12 月 27 日起,Wearable Dao 将在 Cryptovoxels 中发起"中国红 ...

最新文章

  1. 和12岁小同志搞创客开发:拿到一款控制器,要怎么分析?
  2. vue.js 第四课
  3. 文化部随机抽查50家网络表演平台 看看有没有那种内容
  4. python爬虫赚钱的经历-聊一聊,这些年我用Python爬虫挣钱的那些事
  5. intel的linux证书过期,数据库镜像中证书过期的解决方案
  6. [转]使用Yii CUploadedFile上传文件(图片)
  7. python插入排序_python 插入排序,选择排序
  8. EMC之对象参考1 -- 对象基本知识
  9. 蓝桥杯 ALGO-124 算法训练 数字三角形
  10. 测视力距离5米还是3米_高度近视眼怎么恢复视力?
  11. Linux使用命令刻录镜像到U盘
  12. 恩格列净治疗心衰获得FDA快速通道资格
  13. Win11右下角音量图标不见了怎么办
  14. 在Word2007文档中设置页面边框
  15. 08-如何选购台式电脑机箱?小白装机选购电脑机箱知识指南
  16. C:1102火车票退票费计算(函数专题)
  17. ubuntu-关机时黑屏左上角只有一个横着的光标一直闪烁长时间无法关机
  18. Eclipse下配置Perl-EPIC开发环境
  19. Java对接企业微信的审批功能
  20. Vuex完整示例代码

热门文章

  1. 《D3.js数据可视化实战手册》——2.5 使用子选择器
  2. popover带箭头弹框
  3. vsftpd的基于pam_mysql的虚拟用户机制
  4. mongod备份还原常用命令
  5. 浅谈Python http库 httplib2
  6. 淘宝前端工程师:国内前端行业十日谈(六)
  7. Javaweb 项目内所有页面都是404问题
  8. 等待多线程完成的CountDownLatch
  9. 《JavaScript忍者秘籍》——导读
  10. Asp.Net MVC4下设置W3P3(IIS)调试步骤